一個人的人生如果跟其他大部分的人一樣,那就是一種周而復始。每個人都在重複另一個人的人生,重複著上學、重複著交朋友、重複著買車買房子、重複著結婚生子、重複著變成其他上億個差不多的人生,連笑都重複了,連哭都重複了,你覺得這不是一種周而復始嗎?
--
難得直到四點卻沒有睡意。
周而復始這種論點一定不是唯我論者所寫的,唯我論者在於除了自我以外的東西都是虛幻、不真實的。於是人所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心靈,喜怒哀樂並不是外在環境而影響自己情緒,而是大腦欺騙自己而獲得這些情感,不過這又牽扯到二元論了。 哲學甚麼的,說穿了就是用思想找自己麻煩而已,想破頭最後還不是要吃土歸西。大二上在學習哲學的時候,唯心唯我甚麼的聽得頭昏腦脹,於是我跑去問老師,我們學這個有甚麼意義?老師只說要訓練我們哲學思考的方法。
思考個屁,那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強迫角色扮演的思考模式,而且是萬物皆歸於一論點的方向,那不是強迫排除任何可能嗎,鑽牛角尖找答案,想把所有事情都合理化於某哲學論點。我沒回答他我的想法,我只問老師說,如果我不在乎我看我聽我聞我摸的事情是不是幻覺,是不是被大腦所欺騙,單純的享受風吹來的感覺,看藍天白雲等等,有這種論點嗎?後來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甚麼和平甚麼自在論者我忘了,但是我那時候就知道,我就是那個論點的忠實者。為什麼一定要去懷疑東懷疑西,搞得自己疑神疑鬼的呢?別人怎麼做,大自然怎麼變,都是與我們心靈息息相關的阿。
所以我也是決定論派的,因果的邏輯關係強大到,萬物關係都可以串連在這之上,這甚至是一種科學。怎麼說呢,因為它可以被驗證,這也是科學的定義。所以今天我會坐在這裡打文章,我敢說,我一定可以輕易的寫出幾千個字的關係鍊。所以沒有所謂的巧合這種事情,那只不過是極簡化因果關係後統稱的代名詞。
扯遠他媽的,我要說的是,我還是很討厭周而復始、迴圈、重複、輪迴等等這種事實,如果用大範圍的觀點去看自己,例如宇宙思想、社會思想等等,那拜託就算自己死一千次對這系統還是沒有一丁點的影響。取代、替換率太高了,就算死了一千次之後這系統出的點偏差,過段時間還是會回到平衡繼續運作不是嗎。所以這些真與我何干?講到這裡其實我有點趨向於唯我論者,因為它們都會做自己,也只信自己。他們才不管這社會這宇宙,在小小的腦袋裡想著唯我論就可以編出一整個宇宙了。所以還是做自己吧,跟別人比來比去沒完沒了的,說那些周而復始的話的人,不會讓自己本身變的比較與眾不同,只不過是在貶低自己的存在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