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使人快樂。
我又花了一個小時蹲在文具部翻書了。
可以花少少的時間使自己大大的改觀實在是很划算的投資。
我開始認同
「想獲得回報的慾望本身就是自私的。」這我以前曾覺得是屁話的句子。
原本我認為,以他人為媒介獲得快樂或幸福這是天經地義的本能。
的確是沒有錯,但這樣過度仰賴他人的行為或許得不到快樂反而會釀成悲劇。
任何事情想做與否的動機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別人。
例如,是"我"想打這篇文章,是"我"想寫一份情書給我想念的人
其實我所追求的不過是"我想要的感覺"而不是"別人的回應"。
當我營造出這樣的感覺時,我已經得到快樂了。
至於他人回應給我甚麼,或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
畢竟快樂是會傳染的,十之八九我能獲得更多的快樂。
--
很矛盾,我有個信念是"絕對不要把精神寄託放在別人身上"
因為我認為這是不切實際,也絕對是辛苦的路程。
於是我開始多愛自己一些,卻變相地成為自私的表現。
其實不過就是把悲傷留給自己,把快樂帶給別人罷了。
「當我表現愉快的時候,他人自然會想要延續這份心情而取悅我
當我開始到垃圾展現負面情緒時,他人自然會產生自我保護而退縮。」
或許我會渴望被聆聽,但回頭想想,我能得到甚麼呢?答案是:甚麼都得不到。
今天課堂上實在是太無聊,我又拿了指甲深割自己的手臂、留下三道痕跡。
我在想我做這件事情到底是想要博得同情,還是單純想藉由外在的痛來抵銷內心的不愉快。
顯然我的動機是後者。從頭到尾我都是自己想做這件事情的,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擺脫寄望於他人的想法,享受當下,帶給自己快樂吧。
--
當這樣的觀念與心態被矯正之後
會發現得到快樂的途徑遠比想像中的更單純更直接
其實快樂沒那麼複雜。
- Oct 17 Wed 2012 13:20
學習快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